1.2021 年 1 月 28 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,要培育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,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。党内政治文化营造的是一种环境、一种氛围,精心组织重温入党誓词、党员过“政治生日”等活动,使党内生活庄重、严肃、规范,使全体党员拥有强烈的自豪感、归属感。这体现了【】
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
②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
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
④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
A. ①③
B. ①④
C. ②③
D. ②④
2.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某省人社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建立为民办事、责任落实、群众诉求“三张清单”,深化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推动为民办实事见实效。这是基于【】
①人民群众是推动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
②人民群众是财富的创造者,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
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,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
④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
A. ①③
B. ①④
C. ②③
D. ②④
3.2000 年,联合国提出了“千年发展目标”,2015 年,又提出了“可持续发展议程”,下列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,认识正确的有【】
①消除贫困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
②当今世界仍有许多国家难以摆脱贫困
③人类社会对于消除贫困、促进发展的追求没有止境
④面对问题,世界各国积极行动,为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共同努力,取得了阶段性成果
A. ①②
B. ①②③
C. ①②③④
D. ②③
4.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,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强化就业优先政策,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。2021年3月,人社部印发《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》,将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。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就业是基于【】
①劳动就业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
②就业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
③解决就业问题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
④就业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
A. ①②
B. ①③
C. ②④
D. ③④
5.“供给侧”“工匠精神”“洪荒之力”等词汇入选2016年十大流行语。流行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,也是社情民意、社会心理的特殊载体,折射出社会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。每一年流行语的变化体现了【】
A.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
B. 社会意识总是与时俱进的
C.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
D.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
6.上层建筑是一个庞大的体系,其核心是【】
A. 国家政权
B. 道德观念
C. 宗教信仰
D. 政治法律思想
7.“司法局喊你来当人民陪审员了!”2018年底,不少北京市民收到了一条短信,告知已被随机抽选为人民陪审员的候选人。这是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》颁布实施后,第一次尝试从常住人口中随机抽选候选人,以确保群众参与的广泛性。下列选项正确的是【】
①从市民中抽选人民陪审员,满足了公众行使国家权力的诉求
②公民依法参加审判活动,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,提升司法公信力
③让普通市民参加审判活动,目的在于提高法院的审判工作效率
④这一举措可以促进公众直接接触、了解法律,推动法治社会建设
A. ①③
B. ①④
C. ②③
D. ②④
8.下列观点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原理的有【】
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
②百闻不如一见
③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
④不登高山,不知天之高也;不临深渊,不知地之厚也
A. ①②③
B. ②③④
C. ①③④
D. ①②④
9.下列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表现的是【】
①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
②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
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
④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
A. ①②③
B. ①②④
C. ②③④
D. ①③④
10.俗话说:“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。”这说明【】
A. 旁观者清即别人最了解自己
B. 有自知之明的人总觉得自己不如人
C. 人无法认识自己,常常被事物所迷惑
D. 要重视从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中了解、认识自己
……
政治学科真题资料请联系微信:1065631666